9月23日下午,第67个国际聋人日的第二天,金陵图书馆“金图讲坛”走进了南京市聋人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以“文物与人物”为主题的文化讲座。

讲座从汉代墓葬文化开始,从葬玉的由来,引出南京博物院著名馆藏文物——金缕玉衣,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江都王刘非的故事,刘非为汉景帝之子,汉景帝三年被封为江都王。老师将文物与刘非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讲述文物的初始用途、设计美感与建造工艺,如宫灯、奁盒、武器、铜鼎火锅、配饰等,无不彰显着古人的生活智慧。
之后又讲述了广陵王金印的发现以及它的历史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广陵王刘荆,也就是光武帝刘秀第九子的生平事迹。并由此开展了中华宝玺历史的学习。从和氏璧出现,到玉玺的刻制;从秦始皇到刘邦、王莽、刘秀与国玺的故事,到新中国第一枚国印,从印和历史变迁的角度,讲述了朝代更迭的故事。在实时字幕设备的帮助下,学生们热情投入积极互动,现场文化氛围浓郁。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讲座内容和仁和老师的肯定。金图讲坛进校园,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课外文化生活。今后,金陵图书馆将继续拓展服务渠道,立足无障碍服务,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贡献力量。
(文/编:孔瑶 审:孙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