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纸鸢翩跹映金陵——非遗大师曹真荣解锁千年风筝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14
  春意盎然古城暖,纸鸢翩跹入云间。4月12日下午,金陵图书馆八九零空间内,一场以“风筝文化与技艺”为主题的非遗传承活动如约而至。南京晨报小记者欢聚现场,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金陵风筝王”曹真荣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竹篾在指尖流转,历史的脉络悄然舒展。曹老师以“重启千年纸鸢密码”为引,通过图文并茂地讲述,将观众带入风筝的起源与流变。从风筝的七大类别、五种尺寸,到制作风筝的绘画、扎架、裱糊和串线的四大过程,每一段知识都似春风潜移默化地拂过孩子们的心田。曹老师特别提到,南京风筝作为秦淮灯彩的重要分支,不仅承载着“福运高飞”的美好寓意,更在工艺上独树一帜:六角形风筝的对称美学、蝴蝶风筝的灵动造型,以及特有的竹篾结构,均彰显了金陵匠人的智慧。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曹老师尤为强调安全问题,要避免下雨天在河边、树下、电线杆旁等场景时放飞风筝,否则容易发生危险事件。
  “我们要将竹条搭成交叉的形状,再用线固定风筝……”曹老师亲自示范“宁宁图图”主题风筝的古法扎制技艺,将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在黑板上,他以十字架构为基础,生动地展现了从老鹰到蝴蝶,再到三角形、正方形等多种风筝形态的演变。削好的竹篾在手中弯折成圆滑的弧度,胶水与纸面的接触发出细微的声响,简单的原材料却在曹老师的手中绽放出独特的风采。小记者们纷纷体验了风筝制作的全过程,从彩绘的点染到骨架的搭建,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金图吉祥物“宁宁图图”的卡通形象在传统工艺中焕发出新意,既有非遗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趣味。一位家长感慨地说:“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风筝,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技艺的魅力。”
  当最后一根丝线系上风筝,碧空之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纸鸢竞翔。五彩斑斓的风筝在春风中翩然起舞,竹篾骨架在阳光下投射出几何光影,传统技艺与创意表达在云端交织成诗意画卷。各种色彩的“图图”风筝轻盈掠过云梢,稳稳盘旋于天际,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个开怀大笑的小男生自豪地展示他的风筝:“没想到竹子和纸能做出这么酷的东西!”暮色渐染天际,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缓缓落幕。当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风筝离场时,那些在春风中翩跹的纸鸢,已成为金陵文化最生动的注脚。
  纸鸢翩跹,欢声笑语,那些归家的孩童或许尚未完全明白,他们系在风筝线上的,不仅是彩纸与竹条,更是一座古城对文明的温柔守望。正如曹真荣在课堂中所讲,“每只风筝都是天空的诗行,而我们,正在为这首诗续写新的韵脚。”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也展现了金陵图书馆在传统手工艺的活态展示,以及现代创意的跨界融合等方面的平台作用,致力于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搭建桥梁,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文/范蓉蓉 编/仇之聪 审/马骥)